close

憶兒時

年過半百,童年兒事如夢似真般時而浮現,就像人生鏡頭突然轉移到初萌的前10年,掃描到中心的就會自動對焦、畫面忽隱忽現。

或許這並無特書之處,多數人也都有難忘的童年。然而"憶兒時"於我是有些困難,因為10歲以前我是住在花蓮,之後隨父母舉家遷居到基隆地區,也就沒再回去過了。踏入社會後,雖然曾有幾次旅遊的機會再臨花蓮,但始終找不到"何處是兒家"的路。

也就是說,在我10歲那年有個記憶的斷層,經歷近半個世紀的遺忘、如今我的童年幾乎已成"失落的10年"。

當尋找「童年足跡」的願念越來越強烈,於是促成這次旅遊的主因之一,而帶劉姥姥去探訪她黃金歲月的麻吉友、當然也是這趟必要的任務。

宜蘭線鐵道沿線風光,前方水泥建物為三貂嶺

這次仍然是「週休二日遊後山」的行程,我們一行四人搭乘週五下午的「太魯閣號」火車、由松山出發,大約2個小時多的車程抵達花蓮車站。

花蓮車站前

隨即轉搭接客專車前往住宿飯店,這是一家位於花蓮港附近的小飯店,自開放陸客來台觀光後,這附近應地利之便、新飯店如雨後春筍般冒出。因此得以認知,如不想與陸客擠,來花蓮最好住民宿。

麗軒國際飯店_lishiuan 的好處是設備新(去年才開幕),缺點是距離繁華街區比較遠

Rinka の放學路

對於花蓮市的記憶,我印象最深的是每天放學回家走的路。當時我就讀於『明義國小』,因為學校門口有一條大水溝,只要過橋沿著河左岸(自由街)一路走到底、就可以回到家,路雖遠(當時覺得)但不會迷失,所以父母很放心讓我自己回家,唯一的耳提面命就是"不准下河玩水"。

那麼,尋找「童年足跡」的行程就由『明義國小』開始吧!

花蓮市・明義國小 (1966),當時的校門前直接就接上一條跨過大水溝的橋。橋頭那個傻小子當然就是 Rinka在下我

『明義國小』創設於民國28年,原名花蓮港廳昭和國民學校。台灣光復後,更名為花蓮縣花蓮市明義國民學校。因學區人口眾多,逐漸形成東台灣規模最大之一所小學。民國五十七(1968)年八月政府實施九年國教復更名為花蓮市明義國民小學,但我在此校只讀到四年級(1967年)就轉學到基隆的八堵國小。

睽違45年,終於又回到我最初的母校『明義國小』。可以看到校舍重建過,校門前的大水溝橋也不見了,取而代之的是寬大的馬路與停車場

根據探聽,大水溝早已經"加蓋"了,現在作為停車場等用途。但中間有一小段、因經費不足而仍保留原貌。這也難怪我來了幾次都找不到。

這個遊記,當然不能只是尋找「童年足跡」,否則就太乏味了。Rinka事前做了一點功課,赫然發現我童年的放學路上,居然正好穿越過現今花蓮美食的激戰區,不知各位會不會覺得這樣比較有趣了呢?

另外,『明義國小』的隔街,目前規劃了一個『花蓮市創意文化園區』,似乎也是不錯的參觀景點。不過,這次我們在花蓮市只有早上和晚上,剛好都是不開放的時間。

明義國小 B公正街包子店 C五霸焦糖包心粉圓 D液香扁食 E海埔蚵仔煎(楊子萱愛玉) 


檢視較大的地圖

公正街包子店』創立將近30年,招牌包子(小籠包)的外皮是老麵與發麵以特殊比例調和,加上內餡料相當紮實飽滿、並以手工現場捏製。吃起來Q度十足且略帶甜度,肉餡鮮美湯汁多並無異味。最重要的是很便宜,每個才5元。難怪造就了風靡全台的知名度

奇怪的是 ,『公正街包子店』並不是在公正街。(點按地圖上的B便知詳細地址,其他可如法炮製)

五霸焦糖包心粉圓』 位於博愛街與中華路的交叉路口

冰品的作法是首先將包心粉圓(由多種內餡所組成)墊底,接著將豆花、仙草、剉冰等配料一層層鋪上去,然後表面先淋一層老闆精心熬煮之焦糖,最後再用煉乳來畫格子,等煉乳沉陷下去就會形成這種樣子了

液香扁食店』算是花蓮最老牌的美食了,話說當年蔣公經國先生為了交通建設常到花蓮來視察,幾乎每次來都會光顧這家店,前後總共來了七次,也就因為他的加持而聲名大噪

20幾年前,我到花蓮旅遊時就來吃過「液香扁食」,之後每次來也都會吃。

液香扁食」的特色就是使用新鮮後腿肉餡(幾乎都是瘦肉)、加上嚼勁十足的麵皮,吃起來清爽有口感,可以說是簡單、扎實、親民的美食,每次吃都會讓人想起經國先生

『液香扁食店』對面的美琪大飯店旁,原本有一攤也是很有名氣的美琪烤玉米,但因美琪大飯店正在進行拉皮大整修,所以烤玉米也就跟著歇業中。

我們先將周邊知名的美食約略掃過後,又循著中華路回到主軸線「自由街」。

中華路與自由街的交叉路一帶,原本就是花蓮的熱鬧街。這張相片是民國51年(1962)元旦,母親帶著我們姊弟四人到這裡逛街的情形,當時一旁還可看到橋頭的構物

眼前這條「自由街」就是我45年前、每天會走的放學路,右手邊當時是大水溝,原本岸邊也有一排搭架於水溝上的飲食攤,稱為「溝子尾夜市」。大水溝"加蓋"後,現在上面都建了正常的房子,也還是夜市美食街

在「溝子尾夜市」有一攤排隊美食要推薦,就是1973年開業的『海埔蚵仔煎』,不知道我搬家後才開的店算不算老店?

海埔蚵仔煎」一份40元,特色是蚵仔飽滿、青菜量多、勾芡較少,每份都紮實的打了一顆雞蛋,醬汁順口不誇張,結評是在台北還沒吃過比這更美味的蚵仔煎

楊子萱招牌愛玉」在蚵仔煎的隔壁攤,也是網路有名聲的美食,可惜我們已沒肚子吃了

這裡雖稱「溝子尾夜市」,但其實還不是溝子尾,『海埔蚵仔煎』的門牌是自由街86號,我家的門牌是2號-4,所以我家才是溝子尾。

主題「尋找童年足跡」變成都是在炒作「花蓮美食」... 是有點超過了。

美食吃到此為止,我們由「溝子尾夜市」繼續再往下走,過了南京街後視線突然開闊,是那段尚未"加蓋"的溝仔?

所謂的「溝仔」,當時其實是一條乾淨的小河流,我記得路很小、岸邊並無護欄也沒樓房,河裡還有小魚,我經常忍不住會下水去抓小魚,如果不小心弄濕衣物,回家被發現就會吃上一頓"竹筍炒肉絲"

以前那年代,家家戶戶都有竹掃把,要修理小孩時、就拔一根掃把尾的細竹條往小孩腿上的嫩肉抽,很痛但不會受傷,這就叫"竹筍炒肉絲"。

兒時光景又跳現在眼前,耳際彷彿響起那首名曲。。。

繼續閱讀。。。

《憶兒時》

春去秋來 歲月如流 遊子傷漂泊
回憶兒時 家居嬉戲 光景宛如昨
茅屋三椽 老梅一樹 樹底迷藏捉
高枝啼鳥 小川游魚 曾把閒情託
兒時歡樂 斯樂不可作
兒時歡樂 斯樂不可作

 









離婚證人

台北離婚證人新竹離婚證人彰化離婚證人高雄離婚見證人







遺囑見證人結婚證人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joanneoztth 的頭像
    joanneoztth

    東方不亮西方亮

    joanneoztth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